WLB ( Work Life Balance )
新年伊始才寥寥数天。我还是开始了新的挑战、新的思考、新的追寻。
这一次,我又为什么而焦虑,为什么而痛苦挣扎?我该如何平衡?我该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?
工作与生活,对于即将结束学生时代的我来说,我终究还是失去了平衡。
我一直对自己说,对其他人说,要实现“自我认同”。不应将“共同体感觉”牵挂于他人身上。因为如果将人生寄希望于他人的评价中,我将不再是我。“不应为他人而活”,正是这个道理。
但即便我时刻记于脑海,不断警醒自己。我仍旧没办法做到这样简单的四个字 —— “自我认同”。我仍旧时不时的寄希望于他人身上,希望能够得到他人认可,以此来证明自己,以此来充盈空虚。
是的,往往定理能够被一个人轻易接受。这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了。比如说,1+1 为什么等于 2。我们不需要去证明什么,不需要去知道为什么,我们只需要知道 1+1 就是等于 2,这样就够了不是吗?我这里并不是为了要拿出一长串的数学公式来证明这个公理,而是为了说明,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,就已经坦然接受了 1+1=2 这样所谓的“公理”,仅此而已。
每个人都会犯错,而后在往后的人生中意识到自己犯了错,或许只是在犯错的下一秒,或许直至人生尽头才恍然。这里我想说的是,在犯错的一瞬间,没有人会意识到,自己是在犯错。
不久前我才堪堪写下我所谓的”人生意义“。追寻人生意义,其实就是在追寻幸福,追寻说了不下数十次的“共同体感觉”。但我不得不说,人总是贪得无厌,尚未得到,便期望得到;得到了,便希望一直拥有;拥有久了,便将其视为破旧,最后弃之。而我贪婪的享受着来自他人的”共同体感觉“,忘乎所以。等到这些感觉消弭,便再次迎来失重感,熟悉却又陌生。
我究竟该如何寻求 ”共同体感觉“?
“你是将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了”。这是多年前一位友人在与我交谈中说道的,起初我并不理解。
为什么工作与生活不能够混为一谈?
说说我的工作,算是在做 “研究” 。 “研究” 这两个字,也许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都会是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科学狂人。多数人评价他们, “熬得住寂寞”。
我熬不住。因为我做不到 仅凭工作,就能得到获得不间断的“共同体感觉”,我必须从其他地方代偿 “共同体感觉” 。
我要如何从其他地方获得代偿?
生活。
工作之余,做点什么,让自己沉浸在其中,获得心灵的安宁并借此获得 “共同体感觉” 。即所谓 “发展兴趣爱好“,充实自己。
但当我们一旦我们停止 “发展兴趣爱好“,我们将回归到原始状态 —— 对生活感到无望。
那有没有一种方式,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便能拥有 “共同体感觉” ,得到幸福?
阿德勒说:有。
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某些人有贡献。他可以是看得见的 “行为” ;也可以是看不见的 “行为” —— 仅仅通过自己的 “存在” 作出贡献 ,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。
前提是,懂得爱并以“我们”为主语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