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度总结
📩

2023 年度总结

Tags
Annual summary
Published
December 30, 2023
Author
Mas0n
2023 年也到了尾巴,每一年我都会在博客上写些琐碎,称不上年度总结的总结。今年也不例外。

站点统计

今年没有统计。

中学时代

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。
小学的我是个捣蛋鬼。拽女生头发、把同桌弄哭、和同学吵架、拿水瓶戳个洞对着同学滋、和班里小大人谈论着时下流行的游戏、偷偷背着父母充点卡、拿着买小零食的钱去买刮奖。每学期期中、期末,我的成绩都算不上班里前列。六年里从没有拿过 100 分,每一次发奖状,我的名字也只会为数不多的出现在“进步奖”上。
等到小升初,正巧家里同姓亲戚在一中教书,父母便想了个法子让本该在家旁二中读初中的我去了一中,好让亲戚管着我。任课老师同亲戚关系不错,于是也管着我。犯了错、成绩不理想,往往回到家还没说出口,父母便早早知晓,一顿数落。“威压”是我对初中三年的第一印象。
补习、开小灶,不管多钝,浮在水面上的小舟总还是被推着向前。如家里期待的那样,我凭着平平无奇的分数,考上了当地一所平平无奇的高中。唯一特殊的是,没有了”威压“。一切都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,我成了年级倒数。学校会按照上一次考试成绩安排座位,于是每一次考试,我都坐在最后那个班级的最后几位。记得最后一次坐在那个教室,是在冬天。我的座位被安排在教室后门边,开了热空调的教室和外边的寒风撞在一起,那种透心凉的感觉,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。毫无疑问,考试中途我便发起高烧。这场考试便也不了了之。
结束高一浑浑噩噩的日子,总算是有了些自我管理的概念。往后的两年里,虽谈不上刻苦努力,但囫囵吞枣学了些,也发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。
那时高中有门课叫技术,技术又分为通用与信息。虽说通用与计算机似乎并没有关联,但那丝毫妨碍不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。也因此,我拿过年级第一,成了技术课代表。开始与班上那些名列前茅的同学有了交集,开始对学习有了一丝认真,我也不再是年级倒数。
倒计时、高考、毕业典礼。毕业,是一瞬间的事。也因为是一瞬间的事,我全然忘了那个说出毕业快乐的瞬间。
虽说矫情,但我仍想念室友在宿舍里谈天说地,想念坐在简陋的棚子里一起吃着泡面,想念偷偷起大早拿校外的早饭,想念在教室里玩疯了的样子。

热爱冥冥注定

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稚嫩的种子,终有一天会萌芽。
05、06 年,那时电脑远不及现在普及,有一台电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。
但我爸还是买了台电脑。与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,也许就在这一刻。
从简单的拆机,到当年鼎鼎有名的“雨林木风”,我从 XP 折腾到 7。期间我烧过主板,坏过硬盘,拆过显卡,拔过针脚,承受过我爸的拳打脚踢
也正因如此,至今我仍记得那台电脑的处理器是 Intel 奔腾 531,内存是 128MB 的 DDR,硬盘是 60 G 的 ATA。
等到 2018年,我接触到了那时火热的“线报”。其实就是专门聚合网上一些活动信息的组织。对大部分人来说,线报,只是一个便宜、优惠的信息来源。
但我却为之着迷。我接触到了被他们称为“软”的东西。“软”其实就是软件,但它被用来以自动、批量的方式薅羊毛。多年前,许多公司采用 “新用户打骨折 / 送礼品 / 送现金” 的活动形式抢占市场,这种方式非常之火爆,以至于那些黑产也通过这种方式笼络人心。
但这些活动推行不久,就被灰产盯上了。
不妨想一想,如果单纯注册一个账号,你就能得到10块钱,你会怎么做?
反正我会注册 100 个账号、1000 个账号,直到我注册不了。
就像是人类从农耕时代到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,薅羊毛行业也迎来了“工业革命”。
流水线的一端,是那些手持千万张电话卡的卡商,持有万亿条个人身份信息的料贩子。另一端是那些在市场上杀红眼的公司产品。而“软”是将他们组装起来的连接件。
“卡商”提供的卡池,为实现自动接码提供可能。而”软“用代码构筑实现了批量的注册账号。实现了躺在家就能“赚钱”的梦想~
这谁见了不心动?
我为此着迷。探索起“软”的背后,探索编写这样一个“软”的门槛。也正是因为接触到这些,才有了后来的故事。
“软”背后其实只有两个关键部分:逆向运行框架
前者实现目标客户端提供的某个功能。它可以是注册、可以是登陆后签到,它可以是任何客户端提供的能力。后者提供诸如多线程支持、自动接收验证码诸如此类无关紧要但不可或缺的东西。
相比于前者,后者显得颇为“流水线”一些。于是我探索起逆向。也正因如此,爱上逆向。
但踏上今天这条路,该感谢我的学长,感谢无名,让我看到了我与同龄人之间的巨大差距,一路走来不断 push 自己成长。

孤独

“我身处人群,却如此孤独”
大一这年,我正式接触外边的世界。在此之前的人生里,没有学生会社团、没有同学聚会、没有酒吧KTV。离开了校园,我的生活一片空白。
但现在,这些都有了。不应该感到高兴吗?
我却感到孤独。
相比于中学,大学彻底没有了约束。所有人都可以随心所欲,交自己想交的朋友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而我,是一张白纸。前12年的人生就像被牵着缰绳的马,毫不犹豫的驰骋向前。而现在,我成了脱缰野马。无头苍蝇一般。
脱了缰的野马找不到方向,我也迷失了生活的方向。
初见陌生的室友,初见陌生的校园。不曾想过的学生会,不曾想过的社团······
这些陌生的、认知之外的东西。让我无所适从。我只知道,大家都做了,那我一定也得做。
孤独的感觉,愈发强烈。迎新晚会、节目演出,越是热闹的活动,越是让我感到陌生。就像肉体置身其中,而灵魂被隔绝,显得麻木。
从中学时学习紧张的氛围中脱离出来,松弛的大学生活,令我感到空荡,一瞬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。我需要对我踏出的每一步,每一个角度负责,我需要面对来自多个路口的抉择。再没人能够指引我,只有我自己。中学时往往成群结对,到了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,每个人都要学会独处面对。
孤独是连续的,不孤独是间断的。不要去寻找旷日持久的不孤独。
我曾尝试将孤独视为仇敌,拒绝它,排斥它。但我从来没有成功过,反而愈演愈烈。不断质疑自己,甚至厌恶自己。
notion image
孤独从来不畏惧灵魂,它渗透在灵魂的每一处。
当我再次拿起《孤独是灵魂的必修课》,再次摩挲着 “优等的心,不必华丽,但必须坚固。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,会与独行的心灵,在暗夜狭路相逢”,这不正是经历过孤独的人才有的内心独白。
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,我该早些学会享受孤独,早些学会释然。

思考

没有人能够接受一成不变的生活。
我喜欢思考。即便并不存在真理。一年里的绝大部分独处的时间,或是深夜,或是某个触动瞬间,我总会思考些什么。最近做过的事、心里的不愉快、身边发生的事······
就像现在,我继续着先前的思考。我问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生活枯燥无味,因为像一潭死水,一眼望到头的生活,显得无趣。
我相信对大部分人来说,生活,不总是那么深刻就像我,永远回忆不起这一年里度过的某一天,我做了什么,发生了什么。记忆从来不是偶发的,没有无关紧要、毫无意义的记忆。就像一年里我们只会记得那么几件里程碑式的事件,生了一场大病,又或是迈出了人生的又一个第一步,开始了人生的新的阶段,诸如此类。总之,我们之所以记得某些事,我想是因为这些事情对我们个体来说具有潜在的重要、深刻的意义。而那些不重要的,妨碍我们的,往往随着时间,愈发模糊、淡忘,直至遗忘。
我总是遗忘生活。遗忘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,甚至遗忘我”自己“。有时候我自己觉得自己都很陌生。我想要了解我自己,于是我开始往记事本上写些东西——也许是简单的生活、一些思考、一些见闻又或许是一些想法。但每每写完这些,来不及斟酌就被急匆匆的生活硬生生推向了前方。
但好在,我习惯在空闲时打开记事本。翻看着以往的记录,它常常令我与过去的我对话,那时我在思考些什么,现在有了答案吗?其实大多时候,答案早已不声不响间落在了心里,不自知罢了。
就像多年前,我曾困惑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
人生是没有意义的,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。” 毕淑敏这样说。过去我将其视为纯粹的鸡汤词藻,现在却将之视为箴言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要回答这个问题,其实是问现在的自己。我想我该说 探寻自己,了解自己。
但思考永远不会停止。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赋予人生的意义?又或者,树立人生意义的目的是什么?
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,就是在寻找幸福。
我思考了很久,但一无所获。直到一年前我翻开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这本贯彻了阿德勒思想的心灵书籍,给了我不少启发。它所代表的阿德勒心理学令我沉沦,相继阅读《被拒绝的勇气》、《自卑与超越》、《理解人性》······
阿德勒认为,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“归属感”。也就是说不想孤立,想要真实的感到“可以在这里”。幸福,从各种意义上来说,就是获得“归属感”、“价值感”。而这两者不应该来自于他人,而应该实现“自我认同”。《幸福的勇气》中提到,“幸福即贡献感”,而贡献的出发点是“共同体感觉”。所谓共同体感觉,其实就是“归属感”与“价值感”。
阿德勒还告诉我,“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,一切快乐也源自于人际关系”。于是中学时所想效仿古人归隐的想法在此刻显得幼稚荒唐。因为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。如果有人想要脱离,那只会令其陷入痛苦的漩涡。
总之,阿德勒给予我的震撼与启发,远不止于此。他之于我如同老师,为我指引人生的意义,生活的意义。
再次致敬与我隔了两个世纪的 Alfred Adler。

偶然、记得

记忆从来不是偶发的,没有无关紧要、毫无意义的记忆。
生活总还是有些“惊喜”来得好。尤其是偶然间的意外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热衷于买彩票,热衷于以小搏大
我虽不热衷于买彩票,但我仍享受这些意外之喜。
就比如说在参加 CISCN 决赛时抽到了一把键盘,又在另一场哪哪都透着”离谱“的线下比赛中,抽到一把 HHKB。又比如在乏味的逆向工程中,发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漏洞。再者,体验四颗智齿同时“探头”带来的重磅“惊喜”。
记得 2020 年,高中还没毕业,COVID-19 就已经爆发了。之后的核酸、封控,等到 2023 年,核酸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,疫情过去了。这段几乎出不了门的时间里,我曾投身于生活、工作;某一刻迷失自我,又从犄角旮旯里取得宽慰。晚上站在天台上与自我对话,天亮的时候看着刚升起的太阳发呆。在这段被掣肘的时期里,生活,似乎成了上了发条的机器,而遗憾成为了常态。
我记得的事不多,只剩下那些给以我深刻印象的东西。在我写下我几乎苍白的生活时,再小的事也成为了大事。当我回过头看着过去写下的那些文字时,我意识到,年少记忆里刻下的“大事”,现在看来却只能是“小事”。而那些”小事“甚至引人发笑。如果可能,我想大胆的下一个定论:以未来的视角看待过去,所有人都会是“幼稚”的。
但这个假设,要论证它,显然是天方夜谭。
不管怎么样,这一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大小事,都值得记录。
  • 1月,亲戚长辈患癌去世
  • 2月,摸鱼划水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
  • 3月,第一次面试、拿到实习 offer
  • 4月,成为实习牲
  • 5月,没有结局的开始
  • 6月,没有结局的结局
  • 7月,实习牲的日常
  • 8月,智齿出没
  • 9月,第一个 0day、拔智齿手术
  • 10月,参加 GeekCon 2023 获得 DAF 漏洞利用挑战赛道冠军
  • 11月,实习牲的日常
  • 12月,实习牲的日常

关于博客

2021 年,刚上大学不久的我在决定搭建个人博客后,在腾讯云上买了台轻量云,装上 WordPress,用 Mdx 主题 (被种草 Material Design ) 搭建起了第一个博客
2023 年,我开始对服务器成本进行优化。最终选定基于开源项目 nextjs-notion-starter-kit 搭建 serverless blog,也就是 此时你看到的这个博客。但作者几乎不再维护这个项目,积累了大量 bug 和 features,也因此我并不对这个新的博客充满信心,就此搁置了迁移的计划。
这里立个 flag,希望 2024 年能跳出这个坑完成迁移吧~

几个人

  • Austin Li: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,生活学习工作全能型选手、大学学长。似乎过去的每一年都有他。但正因为他我才走上了如今的道路。
  • Alfred Adler:对,你没看错。阿尔弗雷德 · 阿德勒,这位与我隔着两个世纪的心理学家。他的个体心理学一定程度上,是我思考进入停滞时的一剂强心针。
  • Agoni:大学同学、好基友。主打一个陪伴,帮助我许多。但学习、技术菜到掉渣。
  • 一些成长路上的榜样,一些志同道合的赛友,一些为我指明方向的过来人。(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)

最后

胡乱写下这些,似乎与“年度总结”这个词背离,但我想,这也算是另一种“年度总结”,准确的说,是我对自己的小总结。
希望若干年后,我仍能保持率真,仍能保持坦诚。仍能够坦然的在这个地方,写下一年里的思考,写下一年里若干见闻,若干进步。未来的某一天回头看往昔的自己,又会是另一番感触。
祝看到这里的各位新年快乐 🎉 
2024 年我们一起加油!
 
Mas0n
Dec 30, 2023
于回家路上